俗语:“家中有三空,子孙辈辈穷”是何意?三空指什么?有道理吗

2023-07-28 06:09:44 来源:五千春秋史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中国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各种文化层出不穷,其中以俗语居多。所谓俗语就是民间流传的通俗语言,其道理浅显易懂,内容也是非常广泛,涉及到农业、生活、商业、嫁娶等等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很多俗语已经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,无从考证。也有一些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,流传至今。其中有一句:“家中有三空,子孙辈辈穷”,说的就是关于生活上的俗语,这句俗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,就是一个家庭中有“三空”的话,那么后世子孙就会一代比一代贫穷,俗语中的“三空”是指什么?有什么说法?

一、家中厅堂不能空

古人说得厅堂,就是现代社会的客厅,作为一个家庭的待客之地,厅堂是最重要的地方。在古代,人们通常在厅堂里招待宾客、举办活动、教导子女,所以古人对厅堂的摆件装饰都极为重视。如果一个家的厅堂里没有任何陈设,别人就会认为里这样太过于冷清,也会让人觉得屋主人冷漠刻薄,不近人情。又或者是让人觉得家里经济条件太差,没有能力。所以古人认为,即便是家庭条件不好,也要置办几样陈设,保持烟火气。比如说在墙上挂上几幅字画、家中摆放一些绿植、或者是一些精致的摆件,既可以装饰厅堂,也能彰显主人的品味。

二、家中书房不能空

北宋赵恒的《劝学诗》有云:

富家不用买良田,书中自有千钟粟。安居不用架高堂,书中自有黄金屋。出门莫恨无人随,书中有马多如簇。娶妻莫恨无良媒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男儿欲遂平生志,六经勤向窗前读。

书房是代表智慧的地方,如果说厅堂是外在气质,那么书房就是内涵的直接体现,毕竟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是亘古不变的真理,古代读书人也是以科考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,《劝学诗》中就囊括了古代读书人的目标和追求,作者用借代的说法表现出了读书人金榜题名后的收获,是最直接的说法。放在现代,也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,书房里有很多藏书,虽然并不一定就学富五车、但是会让人觉得主人有文化和远见。反之,书房若是空空如也,就会让人觉得屋主人胸无点墨、一事无成。

三、家中厨房不能空

俗话说:“民以食为天”,厨房是最能代表一个家的烟火之气了,古人认为烟火气旺,家业就旺。古代农耕社会中,生产力低下,人们都是靠天吃饭,所以厨房也成了储存粮食的地方,古人认为这是一种积累财富的表现,只有储存的粮食够多,年年月月的都吃不完,生活才能红红火火,有享之不尽的福气。每到逢年过节,古人还会专门拜祭灶王爷,祈求衣食无忧,粮仓充盈。

小结:古人所说的以上三不空,一是希望自己的家中经常有人来往,增添人气。二是希望家中学子学识渊博,通过考取功名来获得一个好的前程,三是希望家中年年有余粮,生活富足,是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标签:

推荐阅读>